• 联系我们
  • 地址:湖北武汉三环科技园
  • 电话:159116031100
  • 传真:027-68834628
  • 邮箱:mmheng@foxmail.com
  • 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国际新闻
  • 就业数据向好 美元涨声一片 美国将正式退出巴黎气候协定
  •   FX168快讯分为股市动态、商品期货、债券汇聚、市场指数、国内、国际时讯、投行观点、操盘必读。汇集从昨日上午11点到今日上午11点,24小时发生的国内外大事。

      FX168财经()讯:美国劳工统计局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美国7月非农就业人数增加20.9万人,市场预期增加18.0万人,前值增加22.2万人;美国7月份失业率为4.3%,预期为4.3%,前值为4.4%。美国劳工部还将6月非农就业人数修正为增加23.1万人。

      彭博撰文指出,美国7月份非农就业人数增加20.9万人,超过预期,失业率下降至4.3%,追平16年低点。两者都表明劳动力市场保持健康,并将支持消费者支出持续增长。

      其他货币方面,随着美元短线上涨,欧元/美元下挫近150点触及四日低位1.1727;美元/日元短线。

      FX168讯:美国国务院周五(8月4日)正式通知联合国,将退出巴黎气候协定,但同时表示如果关于美国的条款得以改善,他们有可能重新加入。

      美国国务院在一份新闻稿中表示,在退出的过程中,美国将继续参加联合国的气候变化会议。预计退出过程将至少长达三年。

      分析人士称,这份声明更多是象征性的。因为根据巴黎协议的条款,美国能够正式退出的最早时间是2020年11月,就在下一次总统后。

      在页岩油产量高涨的背景下,美国上周钻井数在6周以来第三次出现下降。过去6周美国石油钻井数增长大幅下滑,与此同时油价也呈现低迷状态。而尽管上周美国国内原油产量有所上涨,但受到钻井数增速减缓的影响,预计产量未来将放缓。

      浙江财经大学副教授文雁兵昨日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来看,虽然银行与企业签约债转股的规模不小,但真正落地实施的却很少,落地规模占总签约规模的比例仅有10%左右。

      主要原因在于债权收购实现难度大、募集社会资金难度大、项目运作周期长、监管和配套政策不到位以及退出机制不健全等问题。

      【上半年消费力十强城市榜:上海消费总量5670亿成第一】2017年上半年数据显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排名前十城市,分别是上海、、广州、重庆、成都、武汉、天津、深圳、南京、杭州。

      【中欧班列累计开行超4000列 通关便利化难题待解】截至目前,中欧班列已累计开行超过4000列。不过,中欧班列一直是“去多返少”的状态,返程经常出现货源不足的现象。

      我国与欧洲贸易长期存在顺差,出口大于进口,往返运量不对等,同时回程货源组织体系不健全,境外对中欧班列组织模式不清楚、不熟悉,为中欧班列双向均衡组织及常态化开行造成一定困难。

      但如今,此类现象正在发生改变。中国铁总公司劳卫部巡视员兼副司长韩树荣最近表示,中欧班列已从最初的单向运行,发展为东西双向运行。

      成都、西安、重庆、武汉、赣州等粮食、肉类、木材口岸的建设,为扩大班列回程货源创造了有利条件。数据显示,2016年,中欧班列回程数量达到去程数量的50%以上。

      【中企承建非洲最大水电站开工】据报道,由中国企业承建的安哥拉卡库洛卡巴萨水电站4日在该国北宽扎省栋多市举行开工仪式。这是目前中资企业在非洲承建的最大水电站。

      承建企业葛洲坝集团副总经理任建国介绍称,卡库洛卡巴萨水电站项目合同总金额为45.32亿美元,项目规划装机容量217.2万千瓦。项目计划在80个月内建成,将为当地提供近万个就业岗位,建成后将满足安哥拉50%以上供电需求,促进当地经济及社会发展。

      【频繁招聘政坛“老鸟” 扎克伯格有意?】社交网站Facebook创始人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曾表示,他无意担任职务。但其慈善机构正越来越多地招聘有从政经验的人,这令美国再次猜测:这位年轻的科技大佬将进军政坛。

      据美国电视新闻网(CNN)报道,现在该机构正和一家由党民调专家本尼森(Joel Benenson)创立的公司合作。

      其中最为瞩目的是普洛夫(David Plouffe),此人是前白宫高级顾问,美国前总统奥巴马2008年竞选总统时的竞选经理,目前负责CZI的政策和工作。

      据《环球邮报》报道,美国贸易谈判代表已经向提交了准备重启贸易谈判的目标清单。根据美国法律,提交目标清单30天后,也就是8月16日,美国便可以与、墨西哥展开谈判,修订以往的贸易协定(NAFTA)。

      众所周知,美国近年来对NAFTA极度不满。特朗普“”,从竞选开始便对NAFTA大加,称其为“史上最糟糕的贸易协议”。他曾强硬地表示,自己当选总统后,将会重启贸易谈判,如果实现不了预期目标,就会退出NAFTA。

      现在,痛骂NAFTA一年多的特朗普,终于露出了“青面獠牙”。他究竟会怎样搅动贸易格局?接下来的美加贸易谈判,是否会为渐有起色的经济浇一盘冷水,蒙一层阴影?

      以笔者之见,这次贸易谈判是否会影响经济发展,主要取决于两个问题,一个是加方是否拥有较大的谈判筹码,另一个是美国的“谈判野心”到底有多大。

      如果加方缺乏筹码,而美方咄咄逼人,修订之后的NAFTA就很有可能偏向美国,从而对经济造成不良影响;如果加方筹码在握,而美方又适可而止,NAFTA就能维持大局,就不会改变经济的;如果加方没有谈判筹码,但美方“无心进取”,谈判同样不会对经济造成致命影响。

      平心而论,在美国面前,谈判筹码是有限的。首先,对外出口严重依赖美国,76%左右的产品流向美国,只要美国购买,对外贸易立刻歇菜,而美国对的贸易出口额,仅占其外贸总额的18.3%,两者极其不对等;其次,自NAFTA实施以来,在对美贸易中始终保持顺差,赚的比较多,因而在谈判中难有底气;最后,最近几年来,页岩气使得美国能源趋向自足,全球油价又疯狂下跌,卖方市场变成了买方市场,油气产业在美国面前没有任何脾气,只能视其脸色行事。

      去年冬天,特朗普刚刚上台,领导人就主动表示,欢迎重启贸易谈判,侧面了他们在这个问题上的“心虚”:自己作为NAFTA的赢家,不一点,似乎说不过去。

      这一年来,领导人意识到不能依赖美国,竭尽全力扩大与亚洲、欧洲国家的贸易往来,并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但是,多年来形成的对美贸易格局不是说变就能变的,短期内依靠对美贸易维持经济运转,仍然是的不二选择。手中的谈判筹码,自然不会多。

      特朗普为什么对NAFTA?为什么逼着以及墨西哥重新修订NAFTA?很多人可能会觉得,事实不是很明显嘛,美国在对加贸易中始终处于逆差,亏钱多了自然心中不满,要求改变。美国贸易谈判代表提交的目标清单中,也确实有扭转贸易逆差一项。

      实际上,在笔者看来,这只是一个,并非问题的焦点所在。NAFTA生效后,美国对加贸易确实处于逆差地位,但是逆差额自2008年以来不断缩小,现在已经缩减到20世纪90年代初的水平。2016年,美国对加贸易逆差为121亿美元,仅相当于对中国贸易逆差的0.35%。特朗普有必要为这点贸易逆差大动干戈吗?

      特朗普自己是一个成功商人。商人最喜欢的,就是可以在贸易协定之下,到处寻觅投资机会,获取最大利润。因而,特朗普自身是不应该讨厌NAFTA的。他对于NAFTA的,都是为了迎合而做出的。换言之,他发誓要改变甚至撕毁NAFTA,应该是做给支持他的部选民看的。

      这些选民认为NAFTA吸走了企业,抢走了工作,因而对NAFTA极度不满。特朗普就是靠着迎合他们而胜出的。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美国要重启的NAFTA谈判,主要目的是为了兑现特朗普的竞选诺言,即将大型企业拉回美国本土,为选民创造工作机会,提高他们的工资水平。这应该是特朗普的核心目标,也应该是这次贸易谈判最为胶着的地方。

      理论上来说,特朗普拥有很多手段,大型企业投资本土,为创造工作机会。谈判清单中所列的劳工和条款,应该就是直接针对这个问题而来的。

      美国之意,必定是要求、墨西哥提高劳工工作标准,从而增加当地生产成本,以达到阻遏美国企业投资设厂的目的。

      但问题是,特朗普真的能够为了普通选民,竭力阻遏资本外投,而全然不顾企业家和金融家的利益吗?熟悉美国的人都知道,这是不可能的。对于特朗普来说,当然不能违,了就会失去选民支持;但是,企业家和金融家的利益同样不能损,损害了就会失去财政来源。因而,特朗普在谈判过程中,必须“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目前特朗普执政团队很多来自企业界和金融界,美国贸易谈判代表团亦不乏20年前参与谈判的“旧人”,都说明特朗普不但不会甩开企业家和金融家,反而要依靠他们维持运转。如此一来,怎么可能指望美国贸易谈判代表一心解决工人的就业问题?

      该清单主要包含10个要点,其中取消现有贸易争端解决机制,要求放宽对电信和金融服务领域管制,美国保留反贸易补贴的法律,要求其能源政策,显然主要是为美国企业界和金融界服务的;

      缩减贸易逆差,要求强化乳制品和禽类制品供应体系监管程度,提高访美消费免税上限,扩大美国商品的市场准入范围,免除软件、音乐、进口关税,客观上当然有助于美国制造业,有助于美国工人就业,但是其首要受益者无疑仍然是企业界和金融界。

      在10个谈判要点中,真正为美国工人谋“福利”的,恐怕是第5点“将劳工和章节提升到协定核心”。特朗普知道该要点对于美国工人的意义,因而强调将其提升到“核心”。但是,如果劳工和标准真的提高了,美国在加企业的生产成本就会提高,利润就会减少。这恐怕是美国贸易谈判代表同样不愿意看到的。

      总而言之,无论就美国而言,还是就目标清单来看,本应为美国工人争取就业机会的贸易谈判,在实施过程中很可能会被美国企业界和金融界冲淡“主题”。

      美国工人希望增加吸引外资的难度,以确保美国资本留在国内创造就业机会,而企业界和金融界则希望改善投资,以便更高更快地赚取投资利润。这两者在根本上是冲突的。它决定了美国在贸易谈判期间不会“痛下杀手”,完全翻转NAFTA。

      既然美国难以“痛下杀手”,手中筹码不多的,就不会在谈判期间陷入绝对被动。只要找准了美国的“软肋”,说不定还能在某些要点上化解危局。

      毕竟,贸易都是双向的,固然依赖对美出口维持经济运转,美国经济缺了产品,恐怕一下子也要陷入瘫痪。从这个角度推测,美加贸易谈判应该是雷声大、雨点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