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系我们
  • 地址:湖北武汉三环科技园
  • 电话:159116031100
  • 传真:027-68834628
  • 邮箱:mmheng@foxmail.com
  • 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学院新闻
  • 文化] 中美大不同?听听大学生们怎么说
  •   “美国人喜欢吗?后会做修改发到网上吗?”

      “我最自豪的是后从不修饰,直接发!”

      “我不喜欢,但我是吃货,我拍食物??” (全场笑)

      “我也发食物照片,就想给家人看,让他们更了解中国文化!”

      9月16日晚,一场别开生面、趣味十足的中美大学生对话在上海纽约大学举办。来自上海纽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和复旦大学的十位中美大学生们就两国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状态,两国文化差异、社会发展面临的挑战以及双边关系等中美热点话题展开热烈探讨,通过轻松活泼的对话增进了对彼此的了解。

      作为中国国际英语环球的精心打造的年度品牌活动,2015中美大学生对话(From University to the World)首次在上海举办,并与中美第一所合办高校——上海纽约大学共同举办。本次活动吸引了近300位中外大学生和嘉宾听众现场观摩,更有万名网友通过在线视频和图文直播参与了互动讨论。

      为了让对话内容更具针对性,主办方英语环球特别在活动开始前一个月推出了首个面向中美大学生的网络问卷调查,近500名中美大学生参与了本次问卷调查。调查显示两国大学生对于彼此国家的整体印象趋于正面,但在认知上仍存在不少差异。根据本次调查结果,2015中美大学生对话的主题被定为:我们相互了解多少?(How much do we know about each other?)

      美国生活有安全感吗?你们的日常生活和美国电影里的描述一样吗?美国大学生开车汽油钱从哪里来?活动还没开始,观看网络直播的网友们就迫不及待地发来了连珠炮似的问题,内容可谓五花八门。现场观众也纷纷提问,几乎每个问题都会赢得全场的会心笑声。“我的室友特别用功,总让我觉得惭愧。你们会有这样的问题吗?”

      台上参与讨论的大学生对主持人抛来的问题可谓来者不拒。十位参与讨论的大学生既有土生土长的中国大学生,也有从美国纽约大学来中国学习的学生;既有曾经在美国留学的中国学生,也有美籍华裔学生;既有本科生、也有研究生。十个不同背景的年轻人通过对话所碰撞出的思想火花点燃了全场。

      主持人:“有网友问要是你们大学里没有谈恋爱,会被认为是怪胎吗?”

      美国学生:“别人怎么看你有啥重要呢?”

      中国学生:“如果你没谈恋爱,别人不见得会把你怎么样。说到底这还是你的个人问题。”

      中国学生:“复旦有个list,类似100件要在大学期间做的事情,谈恋爱只是其中一条,而且排名并不靠前。”(全场笑)

      美国学生:“大学与中学的最大不同,就是人们不再用有色眼光来看你了。”

      谈话从两国大学生的校园生活延伸到双方的教育,从两国的文化差异谈到各自面临的社会问题,以及两国国际形象的差异。两国大学生们纷纷表示无论是中国还是美国,刻板的模式化思维都常普遍的现象。过于简单化的总结通常很,必定导致错误的结论。美国大学生也表示尽管中美存在差异,但区别没有想象中那么大,求同存异永远是大趋势。

      本次中美大学生对话还吸引了多位中美知名学者和相关人士出席,嘉宾们纷纷表示这次对话是他们和年轻人相互学习的机会,通过聆听大学生们的讨论让他们也受益匪浅。来自上海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副院长沈丁立教授表示只有不断接触新事物,新文化,视野才会打开。美国驻上海总馆新闻文化处处长欧阳天(Brian Gibel)先生对本次活动给予了高度赞赏。他表示像这样的文化交流活动非常有意义,是促进中美两国彼此了解的强大动力。

      作为本次大学生对话的点评嘉宾之一,上海纽约大学校长俞立中教授指出,中美两国存在差异是一件好事,彼此学习是增进了解、打破固有观念的最好方式。在这个全球化的文化中,人们该如何相互学习、共同进步至关重要,而对话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

      本次活动的举办恰逢中国国家习即将对美国展开正式访问之际。习曾表示:“中美友好的根基在,希望在青年。”而参加对话的中美大学生们也对又一轮的“习奥会”充满期待。大家纷纷表示,如果自己是国家领导人,将会组织更多这样有意义的文化交流活动,这对消除刻板印象非常有用。

      搜狐对整个对话进行了互动直播,有近一万网友参与了在线互动。